一忌真假不分
患者本来是虚证,但有实证表现,若误认为是实证而用了泻药,会使人虚脱,甚至导致死亡,如果是实证而有虚证表现,误用了补药,反增加病邪威力使病情加重。
二忌补不对证
比如,阴虚的人用了人参、当归、鹿茸膏,反而更加消耗阴津,阳气不足的人用了白芍、熟地、枸杞子等,反而损伤脾肾阳气。
三忌药不对路
比如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,日久会出现肺阴不足,宜用西洋参、沙参来益气、养阴、清热,但若自服了红参,其偏于甘温反而使病邪死灰复燃,病情加重。
四忌轻病重补
各种补药应从小剂量开始使用不可骤然使用较大剂量,比如鹿茸为补阳药,能补精助阳,但服用过多就会出现鼻出血、眼红、头晕等“上火”症状。
五忌滋腻太过
现代人多脾虚,消化能力弱,若用多了熟地黄、鹿角胶、阿胶、当归、龙眼肉等,由于过于滋腻,反而使脾胃消化能力更弱,饭量减少,甚至出现腹胀、腹泻等情况。
六忌不知时间
中医认为人体的生理活动同自然四季的春生、夏长、秋收、冬藏等变化有一定的有机联系,所以进补时间一般宜在冬季。
因为这时人的皮肤肌腾比较致密,有利于体内精气的收敛与潜藏,从而使体质得到增强,起到扶正固本的作用,但在感冒、发热、腹泻、消化不良等情况下,应暂停进补,以防补药不分敌我,连带邪气一同资助,而延长病程。
七忌不懂方法
要使补品发挥最大作用,方法+分重要。比如,人参最好小量蒸服或嚼服,鹿茸应研末吞服或入丸散剂服,补肾丸应淡盐汤送下等。根据补品的特性,而采取不同的服药方法,才能达到预期效果。
八忌无虚滥补
中医进补的原则是虚者补之。如果无虚滥补,不但白白消耗了药品、浪费钱财,还会扰乱人体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,甚至导致死亡。进补之前,必须明辨服药人的虚实,以免其遭受无虚滥补的祸害。
九忌虚不受补
中医根据虚证的不同特点,将其分为气虚、血虚、阴虚、阳虚,或气血同虚、阴阳两虚等不同类型。而虚不受补主要是指虚弱者进补之后反而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。比如,阴虚火旺,进补助火,脾胃虚弱,进补助滞等。
十忌守药待康
身体虚弱有因先天不足,也有因后天失养,尤其是后者如饮食失调、情志不畅、房事过度等。因此,体虚除进补外,还须加强体育锻炼,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视自身良好行为对虚证的调理作用。日常丰富多彩的生活,胜过高级的补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