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绝慢性肾病“过度治疗”!
发布时间:2023-08-01 浏览量:
“大夫,你看我这化验单,潜血怎么还有一个加号啊?”
这位年轻的女士,这个月已经第四次来复诊了,半年前在体检中发现蛋白尿而来到我院,经过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后,尿蛋白转阴,病情一直控制稳定,只是偶尔还有些潜血。
事实上,在没有蛋白尿,也没有其它高血压、水肿等并发症的情况下,如果仅仅是潜血的话,一般都不需要特意治疗。
像这种情况,只要坚持定期复查,及时监测尿蛋白、血压及肾功能情况,防患于未然即可。
而她却并不满意,将潜血这一个加号当成了眼中钉、肉中刺,不断要求用药治疗,一定要看到潜血完全“正常”的检查结果为止。
然而,仅仅是单纯的血尿有些人可能会一直存在,但并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,反而是盲目吃药,过度治疗,造成药物性肾损伤的风险更高,这给肾脏带来的副作用比血尿本身更加严重。
对于自己出现的身体异常多加关注是值得提倡的,有利于一些疾病的早发现、早诊断,但过度关注、过度治疗又陷入了另一种极端。
常见的过度治疗有这两种:
一 过度治疗无症状血尿
虽然肾脏病会导致血尿出现,然而血尿并不会反过来加重肾病,两者并没有相互影响的恶性循环关系。
潜血是一个提示病情的指标,而不是评价治疗效果的指标。如果肾脏的病情控制住了,那么潜血弱阳性或是一个加号,是可以允许存在的。
可是有部分肾友偏偏就容不下这点潜血,一定要让潜血转阴、让尿红细胞完全正常。上文中说的案例便是这种情况。
还有些患者甚至不惜去找所谓偏方治疗,因此而造成肾损害和其它严重后果。
二 用激素/免疫抑制剂治疗轻度蛋白尿
轻度蛋白尿,是指24小时尿蛋白定量1g以内,对肾脏的损伤较为缓慢。
而免疫抑制剂是一类药效强、副作用也大的药物,包括激素(泼尼松、甲泼尼龙等)环磷酰胺、他克莫司、环孢素等。一般只有在尿蛋白较高,肾脏纤维化进展较快时,医生才会不得不使用免疫抑制剂遏制住病情进展。
但如果尿蛋白不高,病情进展风险小,那么我们用常规药物即可达到治疗目标。没必要为了完全恢复正常而用副作用大的药物,增加严重的不良反应。
治病需要循序渐进,追求健康也要适度,希望大家消除焦虑坦然面对,与其过度关注一些健康小“瑕疵”,不如重视一下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。